砖雕图案的审美特点
古建筑群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,砖雕历史悠久,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。下面,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砖雕艺术的审美特征。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一、砖雕产生的背景。
封建社会对青砖青瓦的使用没有任何限制。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和地位,徽商在门楼和门套上追求精致典雅。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财政资源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。
二、砖雕形式的美。
1.强调整体与局部的统一之美。
砖雕是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明显的主次特征。建筑物装饰重要部位纹样内容分布合理,突出重要部位,次要部位弱化,达到视觉上的整体性。如门楼以上、中、下三个工房装饰要领,将雕刻手法复杂、层次丰富、情节复杂的故事素材安排在这三处。雕琢动植物、几何图案等。把它们放在门楼的框架上,比如斗拱,这样就会削弱视觉。整体性和局部性统一之美,表现了三广场门楼雕刻的精巧。
2、对称性和平衡的美。
砖雕设计体现了对称与平衡之美。纹样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纹样讲究整体性,纹样多呈偶数,追求动静结合。对称性让人感到稳定、安静、慷慨,而平衡则让人感到力量均等。二者结合,形成有序、和谐、庄重的感觉。它讲究的是对称、均衡。例如“双狮绣球”造型完全对称和谐。

1、包含运动之美。
其造型多由曲线构成,高低曲线、曲折曲折等连续明快的视觉效果,给观众带来运动变化的心理感受。弯曲形成的图案显示出动力之美,有一种气势与速度之美。为突出奔跑或跳动姿态的美感,砖雕中的动物花纹将通过变化的曲线打破真实画面,夸大动物力量感和速度感。
2、有活力之美。
砖雕有生命的生命力,它通过线条来表现。线型变化,能表现出音乐般的旋律,有阴阳落差,有生命之色。他们用线条来表达情感,表达内心的期望。于是,线条的疏密、结构、虚实的变化,无不显示出人对线型的认识。刻有“八仙过海”“竹林七贤”等众多故事的青砖,以灵活而有张力的线条造型,表现出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。
3、线条蕴涵优雅之美。
它有朴实的美。其青石上雕刻花鸟、山水、建筑线条,精致典雅。这种形态各异的线条,也透露了艺术的魅力。刻线显示出疏密、真实、主次、简明的艺术水准。无论故事多么复杂,图案依然精美典雅。
四、砖雕形式的空间美。
多层次感,画面内容丰富。它与雕版与透雕相结合,表现虚实关系,真实传达人物的生命力和情感。中国人不张扬、低调的性格影响了砖雕空间美,是一种内敛、淡雅的美。不论是图案空间的流线型布局,还是意境的营造,都呈现出一种含蓄的美。